高职单招

高职单招

首页 > 高职单招

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的内涵
2022-04-29

高职课堂革命“帮学”模式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针对学生“不会学”“没学会”的根本性问题,以“帮学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帮学课堂”概念模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地、彻底地、根本性变革实践中形成的。模式内涵是课堂革命的价值取向、革命要素及举措的统一。

微信图片_20220429091030.png

一、“帮学”是高职课堂革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导人们在解决课堂问题时进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直接决定课堂模式。“帮学课堂”秉承“帮助学生学习”的核心理念(简称“帮学”),回答为什么帮、帮什么、如何帮三个基本问题。其一,学习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是内因,学生是主体,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及互相连接而建构的;“教”是外因,教师作为外部因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推动其不断发展。其二,“帮学”的内容主要是“帮定学、帮学习、帮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师应该从学习意义、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学习环境六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其三,“帮学”的方法有自学指南、讲解、启发、指导、示范、合作、提问、解惑、点评,称“帮学九法”。“帮学”理念的确立,明确了课堂革命的目标,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有利于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发展。

二、“帮学”模式的课堂革命要素及举措

1.“新三维”的课堂学习目标革命。学习目标是课堂革命的首要对象。目前,我国高职课程目标普遍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结构。这种目标结构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一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非并列关系,学理逻辑不清晰,容易造成教师在实践中的理解存在分歧,出现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表述混乱的现象。二是不太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特点。根据帮学课程概念模型和帮助学生“会学”“学会”的课堂革命任务,“帮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目标确定为品德与价值观、工作技能、生活技能,即“新三维”目标。品德与价值观包含政治思想素质、价值观、品格德行等;工作技能是指完成相关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生活技能又称心理社会能力,是指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适应的和积极的行为能力。“新三维”学习目标既突出全面育人的原则,又能彰显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的职业教育特征。

2.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革命。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传统课堂形成了教师权威主导的不平等师生关系以及封闭、被动、懒散、从众的学习氛围。针对我国高职生的人格特点和学习品质,余祖光指出,教师可以从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责任心两个方面予以破解。因此,“帮学课堂”在“生为学本,师为帮本”的理论指导下,结合课程思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有教无类、尊重包容、自由和谐、关怀鼓励”的教学氛围,建设“尊重、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具体路径有二:其一,教师摈弃权威和标准,变“教”为“帮”,建立“帮学”模式,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师生间营造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其二,建立学习小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

3.实施“二分四型、二环六步”的课堂组织革命。课堂组织是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帮学课堂”从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活动流程两方面进行课堂组织革命。首先,采用“二分四型”变革内容结构。所谓“二分四型”,即先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属性将其分为操行、认知、技能、行为四种类型。再根据类型不同,按不同比例对学习内容和时间进行两次拆分。第一次将内容拆分成自学内容与帮学内容,一般将易学、非关键或学生感兴趣的划定为自学内容,在课前由学生自学;将难点、重点设定为帮学内容,在课中由教师帮学。第二次将课堂帮学时间拆分成“讲解/示范”和“讨论/实践”两部分。“讲解/示范”部分,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讨论/实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参与体验进行学习。二次拆分的建议比例因课程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基本原则是,因为我国高职学生的实践经验很少,所以,实践性越强的课,帮学比例越高,学生体验度高的“讨论/实践”环节所占时间比例越高。比如,在第一次内容拆分时,行为课的帮学比例80%,操行课和技能课均为70%,认知课则为50%;在第二次拆分时的“讨论/实践”环节所占时间比例,行为课占60%,技能课35%,操行课30%,认知课只有10%。其次,构建“二环六步”的课堂学习流程。学习流程为两个环节,六个步骤。第一个环节是课前自学,含自学与解惑两步;第二个环节课堂帮学,含讲授、讨论、实践、评学四步。学生通过自学和解惑,建立初步认知,并发现问题;通过教师讲授完善认知;通过讨论、实践和评价,进一步理解、融合,应用新知识、新经验去分析、判断问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帮学”学习流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差异,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能激发真实的学习、有效的学习。具体到实践,每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往往要根据教学法而调整。比如,技能课、行为课多采用项目或任务式教学,那么,自学和解惑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讲解的目的是描述项目任务和明确标准规范,讨论环节则由学生分析任务、讨论分工与计划,实践环节则是实施项目,评学环节则是由师生共同评价成果或解决方案。总之在采用“帮学”范式进行流程革命时,要根据课程的属性和内容的不同加以权变。

4.建立“自学、互学、帮学”结合的主动学习模式。传统课堂中,学生以听为主,是“跟学”的被动学习模式。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以听为主的学习不太有效。在英格兰诺维奇大学进行的一次精心设计的测试证明:讲授后,学生甚至没学到基本的常识。不仅如此,这种方式不能促进学生把知识运用到新情况中去,也不能培养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对学生而言,来一场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革命是当前课堂革命的主旨。学习主动性表现在学习目标意识和面对学习任务的态度上。因此,“帮学”模式从两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紧密联系,赋予其清晰的个体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设计能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操作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要能吸引学生,能发挥其个性,能够完成且有一定的挑战性。除了传统的听讲、笔记、练习以外,主要的学习活动有:文献研究、辩论、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戏剧表演、真实项目、社会服务、情境观察、反思写作、实验、操作、游戏、故事、问题日记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广泛参与、亲身体验,不仅自主学习,还与同伴互相学习,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学习模式由以前单一的“跟学”模式变为“自学、互学、帮学”三种学习模式有机结合,学生在三种模式间交替切换,与教师、同伴、学习内容、学习材料等进行频繁互动,经历自定目标、实践体验、反思评价等真实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地深度学习。

5.借助产教融合和技术进步实施课堂场所革命。课堂场所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物理空间。传统课堂上,教室是唯一的场所,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场所慢慢由教室延展到了实验室或实训室。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要求,迫切需要对课堂场所进行革命。“帮学课堂”利用开放多元的理念,对课堂场所的空间内涵及空间边界进行根本性变革。首先,丰富教室的空间内涵。教室里不仅只有课桌椅等传统元素,还要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及设施,方便学生开展表演、操作等学习活动;教室设施设备要向组合式、移动式、智能化发展,教室布局要变“主席台式”为“圆桌会议式”。二是延展教学的物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空间开放至校内的图书馆、操场、咖啡馆、草地等适合开展学习活动的地方,通过与企业合作,将课堂设在合作企业,在办公室、商场、车间、幼儿园等工作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这样,通过物理空间的改造与延展,营造一种平等、友好的学习环境和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

6.“情景化、参与式、个性化”的权变式学习评价革命。传统课堂普遍采用“平时表现+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浅层次学习为评价内容,以作业、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学课堂”将评价视作课堂诊断与改进环节,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高品质学习和全面发展。“帮学课堂”采用“情景化、参与式、个性化”的权变式学习评价模式。所谓“权变”,即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情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形成了涵盖新三维学习目标的、综合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情景化”主要反映学习效果评价的情境和时机,帮学评价一般在学习情景中或者在学习活动后,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参与式”指学生既是评价对象,更是评价主体。帮学课堂中,学生一方面参与评价标准的讨论,进一步学习、应用和反思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依据评价标准开展学习活动,并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分析、反思和价值判断。“个性化”是指采用形成性评价,在帮学过程中,使用多样化的方法,收集每个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并对其提供针对性地反馈,学生由此进行反思与调整。因此,“帮学课堂”评价使学生能得到教师、同伴的及时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与改进作用。


点赞 0

踩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