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校园文学

首页 > 校园文学

天光尚好,余生悠长
2022-06-22

今日夏至。《恪遵宪度》中解释“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之后便逐日缩短,与此同时,浓阴之下的蝉声也日渐响亮,仿佛绵长不绝的蝉鸣意在弥补每日白昼的减削,将日头抻长。

张爱玲写得形象:“夏天的日子一连串烧下去,雪亮,绝细的一根线,烧得要断了,又给细细的蝉声连了起来,‘吱呀,吱呀,吱……’”

这么漫长而又美好的一日,古人们会做些什么呢?

古时夏至又称夏至节或夏节。清代之前,每逢夏至都是放假的好日子,宋代《文昌杂录》便有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微信图片_20220622104321.jpg

放假当然少不了吃喝玩乐,白居易就在诗中回忆了在苏州夏至吃席的好时光——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说起在苏州的日子,诗人最忘不了的还是那里每年夏节的宴席。席上有清甜软糯的筒粽,还有脆嫩鲜香的烤子鹅。在当日乘着船在水上穿梭往来,处处可见亭台轩榭,皆闻管弦丝竹,皆有美酒招待。

唐代诗人韦应物也在诗中记录了他的一个夏至图景: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避暑北池》)

彼夏至日,韦应物想着自己还未实施的政教,心下正忧虑——焦灼于自己无事可做,又忧心于农人苦热中奔忙。当日正午时分,趁着万物休憩、四下阒静之时,他便独自一人来池塘散心。树木葱翠,绿荫幽寂,诗人在那里观竹、赏荷,忘却了一切烦恼,只想好好喝一杯。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此时,万物都各有其事,在各自的天地里消长变化。你呢?这么漫长又美好的一日,你要如何安度呢?


点赞 0

踩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