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频道

校园频道

首页 > 校园频道

“作个闲人”,治愈所有的不快乐
2022-07-20

如若能够倒一碗酒,坐在历史的长河边与各位先辈曲水流觞,想必很多人都希望与苏东坡共饮并长谈。尽管隔着千年岁月,我们却能打开诸多相似的困境。如何从人生接连的风雨中穿过,炼就从容与达观?从苏东坡身上,我们看到了答案。

“苏东坡对于人生的问题,从不回避,总是老老实实去面对,用‘作个闲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一一去化解。我把苏东坡‘作个闲人’的生活方式,叫作‘治愈主义’。或者说,对于人生的烦恼,苏东坡实践了一种‘治愈主义’的解决方案,成就了他生命的丰富和快乐。”(费勇)

苏东坡的独家治愈方案首先建立在洞悉人生真相的基础上。1093年,已经挺过人生至暗时刻的他在春风得意之际写下了《行香子·述怀》,开篇却透露出无尽的怅惘气息:“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经历宦海浮沉和半生漂泊,苏东坡最为明白,不仅名利是虚无的,人生的本质也是这样。在终极的死亡面前,一切都是过往云烟。而现实生活又错综复杂,太多事情不能用道理去疏通。人们所执着追求的功绩,往往反而成为困住自己的绝境。

微信图片_20220720112002.jpg

在这首词的下阕里,他无奈于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孤独感油然而生。但还是规劝自己“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罗曼·罗兰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苏东坡便是这样,无论性命之忧还是生活困顿,逆境并没有让他陷于绝望的情绪无法自拔,反而变得充满悲悯和热爱。

“苏东坡身上最深刻的特质是悲悯和热爱,快乐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因为悲悯和热爱,苏东坡的快乐没有一点轻浮,因为悲悯,苏东坡的快乐才能超越时间感染我们。”(费勇)

悲悯使苏东坡不再最执着于自身的得失,他看到了更多人的喜怒哀乐,一次乘船的经历让他明白,如若风遂我愿,一路顺畅,那必然有反方向的人因逆风而痛苦,何不从容坦荡应对人生的顺和逆?而热爱,更使他“以美的力量,唤醒了平庸日常里的平常事物,让一切都变得熠熠生辉,让岁月成了涓涓的流水,清澈,繁花似锦”(费勇)。

微信图片_20220720112008.jpg

苏东坡渴望“作个闲人”,但此“闲”并非无所事事,而是让林木摇曳进入自己的心门,以警惕世俗忙碌所造成的心灵缺席,而始终保持灵魂的无拘无束。“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恰是他时时提醒自己、治愈自己的方法论。

“一张琴”代表着艺术的洗涤。古称“士无故不撤琴瑟”,琴声总能抚平人内心的波澜。苏东坡也承认琴声能够“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或许当我们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不妨也去清净的艺术中,让自己沉下来,慢慢疏通心中的结。

“一壶酒”是遗忘和自我解放,“微醺”能治愈世间的一切不快乐。“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太过清醒反而容易痛苦,不如把心放宽,及时行乐。

“一溪云”是贯穿生命每一时刻的自然场景,云在上,溪在下,人在其间随四季不停流转。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样。”这句话在苏东坡身上得到明证。

无论生活怎样起伏,如果我们能同苏东坡一样,有“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去治愈自己,生命的每一刻便都能闪闪发光。


点赞 0

踩踩 0